400-123-4657

半岛体育

半岛新闻分类
两会动态|如何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发布日期:2023-01-25 浏览次数:

  球王会体育官网球王会体育官网坚持以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二轮延包试点任务,稳步开展房地一体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地籍调查和确权登记。完善“村地区管”机制,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深化集体林场改革。

  昨天,参加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在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多位代表就报告中提及的“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进行了热烈讨论。

  “发展林下经济,科学布局特色林下经济产业群,可以更好地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市人大代表、平谷区峪口镇东樊各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玉奇说。不少代表委员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符合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是对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式,帮助“靠地为生”的农民丰富了向土地要收益的模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在现有农业用地打造层次化种植,形成主体产业+林下产业的互补模式。这种模式丰富了农产品供给结构,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在京郊大地已经普遍推广,比如平谷区刘家店镇江米洞村计划在现有农作物基础上探索种植林药、林花、林粮、林菜等多种林下经济作物,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

  还有一种模式是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开展林下经济,这种做法放活了林地经营权,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以峪口镇为例,现已遴选林粮、林菌、林花、林药、林蜂等种类,累计完成林下种植近1000亩,计划两年收回近1万亩“百万造林”地块。“要结合首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区域确定林下经济重点产业,突出各区发展特色。”王玉奇建议,发挥集体林场主体作用、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森林资源培育、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问题,统筹做好试点地块林地林木养护经营监管和开发利用。

  “希望可以继续开展村级集体林场试点,发挥新型集体林场作用来壮大农村经济。允许经营和管理好的村级集体林场产生资金结余,用于其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市人大代表、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党支部书记高国民说。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必经过程,在北京城市总规里,也明确提出了“2035年实现一绿建成、全面实现城市化,二绿建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帮助农民增收?代表们纷纷支招。

  朝阳区崔各庄乡费家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村民曾常年依靠“瓦片经济”为生。这几年村里将不符合区域发展的出租公寓、大院集中收回,拆除安全隐患,进行环境整治后修建了两个公园,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简单地说,原来村里除了房子就是人,现在有了公共花园,老百姓吃完饭后能有一个遛弯儿的地方。”市人大代表、费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跃说,同时,村集体对符合条件的收回房屋和土地进行整合后形成三家文化园区,发展影视、雕塑等文化产业,开拓了“财源”。村集体有了收入后,可以更好地用于村环境整治、提高百姓生活、方便百姓看病等方面,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现在乡村旅游那么火,村里又有那么多的闲置资源,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闲置的农产、资产变现,比如打造成小型的民宿,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平谷区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说。

  这个建议和峪口镇东樊各庄村百姓的意见不谋而合。“我们村一共842户,我们发放问卷调查表,向每户征集意见,问问大家咱们村到底应该发展啥?”王玉奇代表说,老百姓热情非常高,“好多村民把在外头上班的子女都召集回来商量。最终,收回来意见660份,老百姓一致同意搞休闲旅游。有了目标,村民就有愿景,愿意跟着党组织村委会一起干。”随后,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陆续成立了蘑菇村落、农村文化园、萌宠乐园等,打造休闲旅游综合板块。

  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地处宝山镇最北部的深山区,曾被列为市级低收入村,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作为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仅6000余元。“深山区最好的资源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再加上我们有很多红色资源,发展旅游是最佳选择。”市人大代表、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党支部书记高国民说,2019年,红色基地年接待游客8800人次,团建场次203次。

  “北京虽不是农产品生产大省,却是农业高科技之都。如果将各大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用于京郊,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其产出的农产品可以对接首都中高端消费市场,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市政协委员、北京沱沱工社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敏说,现在很多种植大棚采用温控、湿度控制设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数字手段获取大数据,可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进行种植品种的调整,包括及时获取病虫害的数据信息,可有效减少农民的损失。

  科技助农、土地保值。市人大代表、昌平区兴寿镇蔬菜种植协会党支部书记杨洋至今还记得,2019年的一场雹灾,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收获的甘蓝一下子全被砸坏,已经订出的18万元订单也成了泡影。教训惨痛,杨洋便主动去寻求农业精准气象支持,并在国家气象总局支持下在农场里设置了一个气象站,监测天气并实时分析,可以精准到每一块田地,“最快提前三小时,我们就能收到预警并进行防护,2022年我们就比较平稳地度过了雹灾等一些气象灾害”。杨洋说,目前这样的智能化设施还远远不够,比如要把草莓从温室运出去就全靠人工,非常费力,但如果在棚室里做一个电动的推拉运输机,就可以大大节省人力。

  市人大代表、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付兆庚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本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加快建立健全“村地区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村地区管”,核心就是强化区级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管规划、管用途、管合同、管程序、管监督、管查处的“六管”权责。

  “村地区管”是北京在全国率先成立的,为此建立了4级田长制制度,成立了田长制专班,主要职责就是要把166万亩的耕地管好、种好。“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把北京的永久基本农田要管住,确保农地农用。北京这166万亩农田,就是北京的菜篮子、米袋子,是我们的根基。”付兆庚代表介绍。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就要落实每年田长制的年度工作任务,要到农田中去检查、去监督,确保农地农用,同时还要做到“种好、种满、种优”。付兆庚代表介绍,166万亩耕地要通过“田长制”充分管起来,让其没有闲置,不准撂荒。在保住、管好的基础上还要保效益。“就是要验收到底管的怎么样,种粮单产的效益、种菜亩产的效益、农民的增收等都是最终检验田长制落实情况的标准。”


网站地图